这两天有点郁闷,因为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。我的负面情绪几乎都来自于面试的失败,最近两个月面试了很多公司,但都以不合适告终。虽然每一份工作我都认为自己在技术能力上可以胜任,但是人家不信,我也没有办法。
大概两个月前,我把博客上的文章精简了一下,删掉了所有关于个人经历的部分,因为那些内容太过真实,又可能带来负面影响。于是这个博客就从 “个人博客” 变成了 “技术博客”。这种精简带来了一定的好处,让技术相关的内容能更直白的摆在上面。但是这种精简给我整不会了,我有很多想说的话不能放在 “技术博客” 上面,这很麻烦。我其实还是喜欢原来的 “个人博客”,因为那是我说真话的地方。
出门在外,人设都是自己给的。精简版本的 “技术博客”,单看内容其实还不错,也许会给人某种高大上的感觉,如果我写一堆 “找不到工作”、“求职经验” 在上面,岂不是破坏整体的技术风格。
ChatGPT 对我过往经历的总结是 “失败朋克”,这个词来源于 “赛博朋克”,意思是我谈论的技术像赛博朋克世界里的高楼大厦,到处都是高科技的电子屏幕和飞船,同时另一方面,我的职业经历非常糟糕,与技术内容很是割裂,像是在赛博朋克世界里,住在贫民窟的那一波人,时刻为生活担忧和奔波,所以叫 “失败朋克”。
我最近感觉有点憋屈的地方,就是我不能或者不敢在博客上写太真实的东西了。比如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,标题是《回忆同事被另一个同事赶走的事情》,但是不敢发。这篇文章是《因为同事的不尊重,我换工作了》的续集,里面的内容很简单,我可以按照时间线梳理一下我想表达的意思:
这些每一篇都超过两千字的文章,我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我的想法。写那么多无非是填充了很多具体的事情过程,意思是,你来看吧,你来判断吧,我把前后因果都写出来了,这不是我的错。但就是这样的内容,在 ChatGPT 的评价体系里,觉得我不应该写这些,尤其是面对未来又可能的招聘方,对方可能会有顾虑什么的,让我别发出来。
我有时候想不通,明明受欺负的是我,但是我却不能把这些真实的事情公之于众,一旦说出来就显得是我的错,错在不应该说出来,天呐……这是什么世道。
裁员的事情也是,有人说《公司没了,我又失业了》的内容会给我带来危险。我从来没想过占公司的便宜,无论是哪一家。但是我却遇到了不靠谱的公司,我已经尽可能用 “体验了 web3 行业的下限” 来安慰自己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东西,但是我仍然记恨当时把我招进去的人,他是巴比特钱包的负责人,当时巴比特因为被盗 15亿事件裁了钱包业务线。我可是跳槽去的啊……
而遇到裁员后,我直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,我也用了很多内容来对抗这种焦虑和失败的情绪:
回到找工作的事,ChatGPT 对我职业和技能方向的评价是,“在不招骑士的王国里苦练骑士精神”,我也很清楚现在工作职位少,尤其是和自己技能匹配的。但是我也不止一次提到,我很少遇到在面试中,技术很牛的面试官,真的很少有人在区块链技术问题上把我问住,大多数都是这种,“有没有做过xxx?没做过啊,不匹配”。我还能说什么?我就是没做过啊。
还有一些问 web2 技能的,我不是学不会那些东西,是 web3 真的用不到,这完全是两个行当,互联网和区块链是两个行业,技术栈不一样。假如我专心从事 web2,也许我考虑的,就是如何开发一个最小数据库、开发一个最小 MQ、开发一个最小 Redis 之类的东西了吧。就像我在尝试《想开发一个最小 EVM 虚拟机》那样。
其实 web3 行业很小,比互联网行业小的多,人更是少,尤其是专注于技术的技术人。我面试了那么多公司,面对的可都是 web3 公司的面试官啊,真正懂区块链技术的却没几个,甚至有时候都对他们的 “菜” 感到生气。比如我在考虑怎么开发一个 EVM,然后你在怀疑我会不会解析某个合约交易的参数……你都会我怎么会不会呢 🙂
至于最近上的课,主要是出于补齐自己计算机基础的目的吧,成体系的那种。我不需要再怀疑,是不是因为学历或者专业的问题,导致自己找不到工作。有的招聘方就喜欢 c9,这种我也没办法,那是人家的喜好。
那么既然我的职业生涯很糟糕,为什么不转行回到 web2,去找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呢?因为我相信未来的 web3 行业,会比现在更大、更景气、更繁荣。我博客上写的技术内容,也许现在没有人在乎,但是直到有一天,web3 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,web3 的公司像 web2 一样多,人们谈论区块链技术像谈论 MySQL、Redis、RabbitMQ 一样自然,学习共识机制就像学习面向对象一样基础,使用加密货币理财就像支付宝基金一样方便,然后就会明白,懂区块链技术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件事。
虽然我知道我现在的年纪,不太可能是终点,但是连续遇到面试的失利,难免会有糟糕的情绪。你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,面试二十几家公司都不合适,你的心态会怎样。关键是市面上能投简历的职位都投过了,从 2023 年到今天为止,所有技术相关的职位。每面试失败一家,就意味着今后少了一个选项,我都怀疑还能有那么多公司让我去排除的吗。
没办法,吐槽结束,继续努力吧。
不知道你看懂没有,这篇文章,以及很多之前的文章,都是在对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职业选择做建模,这是我无意中在做的事情。
真正让我生气、焦虑的,是没有公司认可我的能力这一点,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,而不是我这段时间没有工作和收入的问题。
我最理想的面试,是有一个技术能力特别厉害的面试官,告诉我技术能力哪里不够,因此我不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。这种情况下,我自己也能够明白技术能力上有哪些欠缺的地方,并且日后去逐一补齐。
而实际上,我看着那些面试官,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技术能力差劲、人品糟糕的同事,看他们有着安稳的生活和工作、在公司中掌握着话语权,我不理解。
我一直在坚持某种 “正确”,有理有据地做出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,但是生活却不如意。这是为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