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止 Web3 项目分析计划

2025-08-07

失业期间的 Web3 项目分析计划 进行几天后,现在不想继续了。不是因为没力气写或者什么,主要原因是,这样下去的话,博客的更新频率太高了,我不希望一打开博客,满屏幕都是 “对 XX 项目的分析”。现在的博客已经是精简过的博客,如果这种频率写下去,有点流水账的感觉。所以稍微写写就行。

关于项目分析的内容,最近写了 4 篇,大概每一篇 1500 字的篇幅,平均每天用 2~3 个小时的时间干这个事情,从挑选项目到看懂项目、分析技术、整理发布。我也不知道这些项目分析的文章质量怎么样,对别人有没有帮助,反正这种水平的分析,我想写多少就可以写多少,只是时间问题。接下来我肯定会继续看一些项目、分析那些项目的技术,只是不再这样集中去写。

其实对于分析区块链项目的方法论,我早在《看懂任意区块链项目的技术架构》就写过了,到现在都不觉得那篇文章内容有什么问题,无非就是链上链下交互,不同项目往里面填充不同的业务逻辑而已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项目分析再多写也意义不大。

而且关于博客上应该放哪些文章,我是比较纠结的,最近两个月写东西的频率特别高,只是很多内容没有放到这个精简版博客上。甚至 Solana 教程这种,因为有 3 篇,占地方,我看着都不舒服,不知道该怎么处理。而后来我写的 continuation 教程系列有 7 篇,干脆一篇都不放了。

要按照我自己喜好的话,我最喜欢的其实是吐槽同事、吐槽公司、吐槽面试经历风格的文章,统称为情绪宣泄类文章,因为那些是包含了亲身经历、切实体会、真情实感在里面的内容,耗费了时间和心情得到的、宝贵的人生体验,比技术文章有意思多了。对行业的见解、对公司的不满、对同事的吐槽,那些才正是 AI 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原因,也是我的文章永远超越 AI 的地方,因为 AI 是没有情绪的,AI 不会生气,也不会沮丧。单纯讲技术知识点什么的,AI 一下子就能生成很多很多,但是 AI 永远无法体会到作为人的情感。不过现在带情绪的文章都删掉了。

所有的技术类文章,有看点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,而不是技术方面的知识点。我接下来的计划还需要继续调整。

话说最近发现一个现象,在网络上,用繁体字的人,素质比用简体字的人稍微高一点,或者说,他们会更加关注生活,而不是生存。

比如我在群里说自己找不到工作,用简体字的人,往往上来就是几个问题,“找工作多久了?”、“面试了几家?”、“几年经验?”、“报个培训班试试?” 这种,感觉都不是特别礼貌。而用繁体字的人,却长篇大论好意说,如果没找到工作,就应该趁年轻的时候,多体验生活,去体验那些只有年轻时候才能体验到的东西,平衡生活和工作,不要被工作占据太多时间,这种话。稍微有点感概。

最近天气真的很热,室外温度高达 35 度,没办法出门 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