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情提要:《我的加密货币定投策略(一)》
我之前犯了很严重的错误,也许是出于想体现出自己 “知道的多” 的心理,在定投组合中,选择了非常多小币种。现在差不多一年过去了,根据计算,实际上的收益效果比较差,大概在 22% 左右,这个收益率还不如全买 BTC 的涨幅。
当时有几个月的时间,我确实是按照定投组合在操作,但是后来由于这些原因,我自己都没能坚持下来定投这件事情:
某些币种比例太小,导致金额也小,假如一天定投 10 美元,某个代币占比 5%,一天就是 0.5 美元,一个月下来一共 15 美元。这样的金额即使涨 50% 或者跌 50% 都不会有感觉。而且这种小金额的代币一直放在账户里,也会让人不舒服。所以主观感受上,天天看到这些币种很难受,会想清理掉他们。
由于我时常关注加密行情的变化,有时明明知道价格下跌了,但是由于定投计划的存在,我无法手动加仓;有时明明知道价格上涨了,但是由于定投计划的存在,无法暂停定投。这样的感觉也很难受,像是被定投计划操控一样。
对于山寨币的风险预估不足,后来逐渐认识到山寨币的价值有限,而定投计划一开始给了山寨币比较高的比例,造成我头脑中的计划调整频率很快,快到定投策略跟不上。另外由于我的投资预算的不稳定,也就是收入和支出的不稳定,经常需要动一些钱,导致定投计划不得不暂停、重新开始。
所以不管以前怎么回事,以前的定投策略始终是有问题的,连我自己都无法好好实施。
现在我把新的定投策略调整为这样:
就这么简单,不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,只投比特币。至于以太坊或者其他平台币,想用的时候买就行了,手续费用不了多少,价格也高不了多少,没必要因为 “可能要用” 而提前布局。
你也许会犹豫,比特币现在的价格这么高了,还可以买吗?定投策略本身就是在消除对入场时机的顾虑,毕竟这是定投,不会一下子把钱砸进去,所以不用那么在意此时此刻的价格。关于定投策略的优点,李笑来的《定投改变命运》里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解释,这里不多复述。
你也许会纠结,以太坊最近涨了那么多,接近历史新高,ETH/BTC 汇率持续走高,BTC 市占率持续下跌,为什么只选择定投 BTC 这一个币种?我的建议是,不要 FOMO。在接下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,像以太坊一样动人心弦的例子还会有很多,不是可能有,是一定会有,也许每一次都会让你后悔,当初怎么没选这个币?要是早点买早点定投就好了。所以还是那句老话,不要 FOMO。
注意这里只是 “加密货币” 的定投策略,不包含其他资产类型。比如价格锚定黄金的 PAXG 代币,不属于这里的 “加密货币定投策略”,但是我会买、会定投,策略也是一样的:
要这么说,我把 BTC 和 PAXG 两个代币列出来不就行了吗?为什么还要强调黄金是不同于加密货币的资产类型?
因为 Kraken (海妖交易所)上支持买美股了。代币是发行在 Solana 链上的。我不太懂美股,现在还无法制定美股的定投计划。假如认为价格锚定黄金的代币算加密货币的话,那价格锚定美股的代币,算不算加密货币呢?事情就变复杂了。
其实美股上链这事挺有意思,给未来带来了很多可能性。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,越来越有意思了。
人们常说,你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我体验。
同样的道理,你无法同时享受拥有比特币,和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。
假如你现在还年轻,你需要钱,你要买车,你要旅游,你要体验生活。然后你把比特币卖了。等到老年之后,你会不会后悔?也许到时候会想,假如当时没卖掉,现在价值可就翻了很多倍。
要么放弃当下的享受,要么换来日后的后悔。怎么选呢?